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汪品先教授,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江苏苏州人,1936年11月14日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1981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从事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曾任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现任上海海洋科技中心(筹)主任。在国内外学术界十分活跃,曾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海洋湖泊学会副理事长等职,《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oecology》、《Marine Geology》等国内外十余种学术期刊编委。
汪教授长期从事海洋地质、古海洋学、海洋微体古生物及第四纪古环境研究,在我国率先开展微体化石定量古生态学和微体化石埋藏学的研究。他开创了中国的古海洋学研究,在南海主持实施了中国海首次国际大洋钻探,推动了我国的深海研究,使我国进入深海基础研究的国际前沿。在海洋微体化石研究、季风演变和大洋碳循环长周期的研究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汪教授负责完成和执行着20余项国家和部委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自上世纪70年代起,系统开展古环境研究,完成我国第一口海上石油探井的微体古生物分析;在我国率先开展微体化石埋藏学的研究,提出了识别海相、咸水湖与淡水相的标志及其重要性;引进多种定量古生态研究方法,推动我国微体古生物研究朝定量古生态方向发展。80年代中期起,在我国古海洋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首次发现了南海等西太平洋边缘海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环境与沉积变化的古海洋学放大效应。筹备发起“首届亚洲海洋地质国际会议”(1988年),先后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西太平洋古地理图”工作组、国际海洋科学委员会“亚洲季风演变的海洋记录”工作组,2007年在上海成功举办“第九届国际古海洋学大会”担任大会主席,使我国古海洋学在近年得到较快发展,并得到国际重视。
汪教授始终将目光瞄准国际前沿领域,在他和学术界同行的努力下,我国于1998年正式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他提出的在南海追溯东亚古季风史的建议书获得1997年全球排名第一,被国际大洋钻探计划采纳为ODP第184航次,并应邀担任首席科学家。1999年初成功主持了中国海区首次深海科学钻探,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汪教授领导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项目组,完成了三十多个实验项目的六万多次分析,对所取得的深海钻孔剖面样品开展了全面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科学大洋钻探和深海研究中的学术地位。汪教授主持“973”科学前沿领域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以大洋碳储库长周期为切入点,探索热带在地球气候系统演变中的作用,在气候的热带驱动与大洋碳循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新机制,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近些年,他积极推动的“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1年元旦正式启动,是目前我国海洋科学最大的基础研究项目。该计划旨在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探测深海盆,揭示南海的深海过程及其演变,再现边缘海的“生命史”,从而为边缘海的演变树立起系统研究的典范。近年来,汪教授全面筹划和积极推进我国海底观测系统的建设,拟在关键海域建成由光电缆联网的、拥有若干分支网、具有多学科监测功能、数据共享的海底观测系统,实现海洋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促进海洋科学从海洋外面的“考察”,向深入海洋内部的“观测”过渡。
汪教授研究成果丰硕,屡获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出版专著和文集十余部。获得过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四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为表彰汪教授在古海洋学和古季风方面研究作出的杰出贡献,欧洲地学联盟(EGU)2007年授予他“米兰科维奇奖”,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盟奖项。2008年获得“亚洲海洋地质研究奖”等。他还获得了伦敦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
汪教授和同事们经过30多年努力,在上海建成了享有国际声誉的海洋地质学科和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10年推动成立“上海海洋科技中心”。他积极关注我国海洋科普宣传和海洋文化建设,推动建成我国第一个深海科普基地同济大学深海科普展示馆,并每年和上海市科协举办“从长江口走向深海”的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汪教授从教50年,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成绩卓著,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汪教授是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章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网址: http://www.wtgswxb.cn/qikandaodu/2021/0709/646.html
上一篇:看见
下一篇:古昆仑湖地区间的微体古生物与环境变迁